close

 DSC_8470  

 

其實這張照片應該更適合一些柔情的文章,而不是這種自以為的影像講述。不過,偏偏又生不出個什麼鳥蛋來,只好寫些自己對於影像的觀念。

影像的後製並不是只有在數位化之後才有,早期底片時代亦可以經由暗房沖洗的方式來達到目的。在我的認知裡面,前製作業…例如光圈大小、構圖、iso、測光、相機色彩設定、黑卡、重複曝光以及老天爺給的運氣這些若都做得好的話,基本上後製幾乎可以免除,我說的是“幾乎”…畢竟,再經過後製後,可以讓影像更趨近與完美。

我的認知裡面,數位暗房的後製分為「調整」與「合成」,所謂「調整」指的是影像飽和、對比、轉黑白、曲線、銳化、適度裁切…等等一切保持影像的純粹度,又能加強影像的張力、吸引力、與深度。至於「合成」,就更是一門學問了!除了需要“創意”更要“創造”影像才行,當然我指的不是像一些攝影網站上“神人”的傑作,而是有美感,有概念及意義的影像創作。

當然一樣米養百樣人,有人不屑任何「調整」方式,崇尚純天然;有人覺得「合成」不是攝影,只是數位影像創作…

這些堅持其實都各有道理,也不必分出是非對錯,玩的開心最重要,不是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殘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1) 人氣()